黔北电厂 王杰
这几日,利用闲暇之时认真阅读了《清风家传》、《严以治家》两本书,书中的一些哲理及典范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何谓家风?简单来讲,就如母亲穿旧,却洗得亮白的衣裳,这叫勤以养德;又如病床前儿女对父母细心地照料,这叫孝当竭力;也是流淌在骨子里的热忱,这叫善小力行;是成家时,父亲循循善诱的叮嘱,这叫宽以待人……这些都是优良家风的体现。俗话说,天下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内在核心,更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好,国风才能好。可见建设优良的家风是何等的重要。
在泱泱华夏这片拥有14亿人口的土地上,不乏有这样一批家风清廉,清白做人的英模党员。他们的人生平凡普通,但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有着非凡的家风建设。他们守初心,传家训,将家风建设摆在第一位,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完美诠释者。正是他身上的这种执着忘我的精神,护佑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拯救了数以千万的中国儿童的生命,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1950年即将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的年轻小伙顾方舟,他原本可以选择成为一名待遇优渥的外科医生,但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公共卫生专业这条艰苦卓绝的职业道路。用他的话讲就是:“我只想让更多的人远离脊灰,拥抱健康。”在脊灰肆虐的年代里,上千人因此失去健康,导致瘫痪。年轻的顾方舟是脊灰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他将刚研制出的疫苗用在了自己刚满月的儿子顾烈东的身上做试验。“豁出去了,总要有人来试验。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拿别人的孩子做试验,我做不到。”顾方舟坦率地说。多年后,每次听父母提起这段经历,顾烈东对父母毫无责怪之意,相反,更多的是他十分庆幸年幼的自己会以这种方式参与到实验中,为国家的卫生事业做出一份贡献。他们的身上布满了朴素的信念: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这样一种忘我的精神,难道不是顾方舟教给儿子最实实在在的人生第一课吗?这样充满人生道理的课堂,在儿子顾烈东整个人生生涯中处处存在。顾方舟每隔一周都会给孩子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们反省各自近期来的优缺点。虽然他的三个孩子没有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但他们个个都靠自己的能力成家立业,也都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这便是榜样的力量,是父母以身作则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孩子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俗话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张琦正是这样一位立身不正,败坏家风,将家人引向无底深渊的“领头羊”。
张琦——“三观不正,背弃初心”的“完美”诠释者。出身贫苦的张琦一步步靠着自身的努力,登上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台——海南省委原常委。这本是一个为人为民服务的职务,但张琦却总是一副极度自负的心态,以“能人”、“功臣”自居。他长期忽视理论学习,搞腐败,搞形式,收贿各个老板送来的名烟名酒,甚至是几千万的资金。一时的大肆敛财,让张琦这个原本为人民服务的百姓官瞬间变成了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庸俗之辈。不仅自己成为了贪腐之人,三观扭曲的张琦也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分享给了家人,他带领着妻儿走上了敛财之道,追求所谓的“幸福观和人生价值观”。张琦的儿子看着父亲的所作所为,竟觉得这才是当官为官的意义所在。正所谓上行下效,儿子也学着父亲的模样混迹于商界,靠着父亲的关系拿项目,敛不义之财。更令人惊奇的是,张琪的儿媳妇竟直接向老板伸手要钱,可见其全家人已贪腐到了何种程度。这样的结果,究其根本都源自于张琦这个共产党员从一开始没有严格自省,秉公用权,将如此败坏的家风一代代传给了自己的儿孙。治家严,家乃和;治家不严,家乃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优良的家风建设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抓起,让后代人在一日日中耳濡目染,培养道德情操,明辨是非善恶,分清公私义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戒贪止欲,克己奉公,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终身使命,将优良家风,代代相传。告诫自己,引导后辈:做个正派人,做个清白人,让新时代的清风正气飘向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