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水电厂 李志瑶
遵义,一座英雄的城市,岁岁年年,红旗漫卷,苍茫贯虹。
穿越历史的烟云,回溯二十年前,在遵义,有一支队伍,因为肩负西电东送的需要,应运而生。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他们翻山岗,穿溪流,以汗洗面,激情创业,一步一个脚印,为黔北水电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年的漫漫创业路,何尝不是一场“长征”!
接过历史的担子,黔北水电厂已走过二十载,主要负责贵州金元在遵义市、铜仁市、毕节市境内的水电运营,在运管理水电站11座,总装机容量395.1兆瓦,成立以来累计发电量135.3亿千瓦时,实现利税12.24亿元,减排二氧化碳1116.07万吨。
走过步履铿锵的二十年,作为黔北地区重要电源支撑点的水电管理企业,黔北水电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支援黔北经济发展需求为己任,以民生福祉为牵挂,在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前行道路上,创造了地方水电事业的累累硕果,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响应政府号召,担当社会责任,促进和谐共生

黔北水电厂作为央企,为保证贵州北部电网的平稳,二十年来勇于承担调峰任务,对于临时下达的调峰任务,不推诿、不搪塞,多年来一直不折不扣的执行。
“为了取得当地老百姓的支持,确保电站上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积极努力与各电站所在地政府签署联防协议,为当地百姓安装水泵及引水渠,帮助各电站所在地进行春灌,保证每年春灌顺利进行。”该厂党委书记张宗坤说,“团组织每年号召全厂党员及员工募捐,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映山红’爱心助学活动,为困难学生送去助学金和学习用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有力地促进了地企和谐关系。”
建设企业文化,关心关爱员工,促进企业发展

在国家电投和贵州金元企业文化的引领下,黔北水电厂按照“建家居、树家风、守家规、兴家业”四要素全面推进电站“家文化”建设。在解决电站职工吃住行问题的基础上,配备设置职工小家以,电站办公、食宿、培训、健身等各项功能设施配备齐全,便于电站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培训,开展文体活动等。
“每天当班人员留站1小时,由值长现场组织实操培训;每月由电站职工轮流进行一次技术讲课、一次技术问答、组织一次考试;每年度开展一次技能竞赛,并利用机组大修的机会落实技能培训,通过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逐步培养起一支运检合一、一岗双责的队伍。”该厂厂长张全宏说道。黔北水电厂正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思路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以赛促学,初见成效。
强化主体责任,夯实安全基础,保障电力供应

为夯实基础管理,确保绿色、稳定电力供应,黔北水电厂把“123456”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安健环体系建设,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通过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体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健环体系建设、人员素质技能提升,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行动清单中,从目标、计划、措施、行动四个方面跟踪落实生态环保工作落地情况,使安全责任由“少数人负责”向“人人有责”转变。
“强化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就是严格管理的认识,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宗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检修、技改项目方案审核中,从技术管理要求落实安全措施,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按照‘两票三制’管理要求落实。”厂长张全宏说,有效的管理方法筑牢了黔北水电厂的安全防线,“通过每日巡查、月度安全文明生产检查、专业性安全大检查、季节性安全排查等形式,强化生产现场风险管控,梳理监管盲区、管理漏洞,查漏补缺,牵头制定各类安全大检查方案,按照‘五落实’原则进行整改闭环,为二十年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党建引领,依法从严治企,提升治理水平

黔北水电厂党委紧紧围绕贵州金元“543”党建工作总体思路,按照“五个必须”要求推动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一体落实,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提升。“我们优先考虑修复河流生态,完成七里塘、沙坝等10座水电站生态泄放监测设施改造工作,积极探索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明确各电站生态泄放方式和流量标准,将各电站生态流量设备纳入一类设备管理,努力推动企业经营持续发展。”党委书记张宗坤谈到,为了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黔北水电厂率先在贵州金元水电板块开展垃圾分类管理,避免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并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协议,对生产废油及废旧蓄电池进行规范处置,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杜绝生态环保事件的发生。“电站按照“一站一策”整改要求,安装了生态流量监控设施,实现动态视频监控,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也促进水电站的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黔北水电厂先后共完成60项生态环保两清单和95项合法手续办理工作,不断推进合法合规管理。同时积极开展天生桥、马槽河、漾头水电站电磁辐射检测工作及漾头水电站大坝二类坝治理,实现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色理念,促高质量发展

黔北水电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国家电投“绿色、创新、融合,真信、真干、真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充分发挥遵义红色历史文化的作用,以“红色”带动“绿色”,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绿色”发展动力,依托红色资源,写好绿色文章,为实现黔北水电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黔北水电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提炼“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建设良好实践,通过建立小水电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黔北水电厂积极申报“绿色小水电站”,目前已有7座电站获“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称号。
“为抢发展,打好‘增量牌’,我们围绕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贵州金元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践行贵州金元“十四五规划”蓝图,率先锁定务川洞溪8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发权,在2022年获得务川、正安县54万千瓦风电项目年度计划。”不仅如此,厂长张全宏还介绍道:“正安班竹铁矿100兆瓦风电项目于2023年8月8日核准,下一步将积极推进项目开工所需各项任务,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二十年风雨行过初心不改,二十载征尘不褪再度启航。黔北水电厂在稳中求进、品质提升的发展路上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四季轮替,光阴荏苒,黔北水电厂将站在新的起点,风雨无阻、勇往直前,不断开创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