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罗维
在你的印象里,电厂检修女工是什么样的呢?是在机器轰鸣的厂房里,穿梭于钢铁丛林间的“蓝色工装玫瑰”?还是在能源保供的战场上,用细腻与坚韧书写“巾帼不让须眉”担当的女战士?今天,让我们走近黔西电厂热机检修部,看她们如何以不同姿态,共同托起万家灯火的重量。
“高空舞者”:行车司机的精准协奏
黔西电厂1号机组C修现场,十几二十米的高空,不足2平方米的驾驶室,女行车司机黄士慧正紧握操纵杆,目光如炬。
每一次吊装任务都需要精细的操作,要反复思考吊装物重量产生的惯性对停车滑行距离的影响。厂房内检修环境复杂,交叉作业的电焊狐光、打磨声等会时常影响到行车司机接听指挥信号和语音信号,这对司机的视力、注意力要求都很高。所以在工作过程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十不吊”,并做到操作“稳、准、快、安全、合理”。
凭借多年积累的“手感”,她迅速判断、决绝出手,通过指尖的操作让误差缩短至最小,起吊操作成功率高达100%,她用“高空芭蕾”证明:在属于钢铁与力量的领域,女性亦能舞出刚柔并济的华章。
“安全医生”:工器具质检的把脉问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检修工作而言,做好工器具管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及工作成本。
为确保黔西电厂1号机组C修现场工器具可靠使用,保证作业人员的操作安全,杨秀春和吴娜娜正对部门工器具进行了全面“把脉问诊”,认真梳理查找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确保每种工器具都能“安全上岗”,为1号机组C修保驾护航。
检查过程中,她们严格依据《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及公司有关部署,检查工器具是否帐、物“对号入座”,是否有序无破损,实验标签有无脱落、是否超期、保养是否合适等情况,并逐项登记,对不合格的工器具严格执行报废处理,坚决杜绝不合格的工器具进入到生产作业现场,确保每种工器具均能“健康在岗”。
“暖心管家”:职工小家的温度密码
“锅炉班中餐15份,汽机班中餐12份……”胡丹正在对1号机组C修加班班组进行订餐统计。
在“职工小家”,热机分工会创造出独特服务方程式:“营养餐单=当班人数×劳动强度+节气养生”“健康档案=年度体检+心理疏导+家庭关怀”。她们设立“能量补给站”,职工小家的食品柜里琳琅满目地摆着面包、方便面、八宝粥……冰箱里塞满矿泉水、饮料、汤圆……;开设“集体生日会”,为每月过生日的寿星送上精美的礼品和蛋糕。
“咱们把后勤做成前线,他们才能把前线守成堡垒。”
当“她力量”注入能源动脉,正绽放出更丰富的色彩。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从不是刻意比较,而是用同样的热爱与执着,在各自坐标上点亮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