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吴强
双春年的风,是从乌江支流的雾霭里漫过来的。黔西水西园的樱树在古驿道旁醒了又醒,将积蓄了一整个冬的月光,酿成枝头簇簇的粉白。这迟到的花期原是天地馈赠的秘语——双春叠影,原是让人间多了一重与春天相认的温柔。
晨光初绽时,樱花的影子在青石板路上流淌。那些百年前马帮踏过的凹痕里,新抽的花茎正顶着露珠生长,像是时光埋下的标点,在今与古的交界处,连成一行行会呼吸的诗。布依族老人坐在石拱桥头,银饰随笑声轻颤,手中的木叶吹出《樱花调》,音符掠过枝头,惊起几瓣花雨,落在苗家少女靛蓝的裙摆上,染出点点淡粉的云。
樱花的盛放是渐次的。先是“染井吉野”踮着脚跃上枝头,素白的花瓣托着鹅黄花蕊,在风里晃成一片流动的雪;继而“关山樱”披着绯色霓裳登场,层层叠叠的花瓣如重瓣的晚霞,连路过的云都忍不住停驻,在花影间投下醉意的影。最妙是垂丝海棠与樱花相映,浅绯与粉白交织,将人间的烟火与希望,都织进这一片温柔的花海里。
午后的阳光斜穿过花枝,在镜湖面上碎成金鳞。花瓣飘落在水面,随波逐流,与倒映的花影相遇,仿佛一场盛大的重逢。湖边的木栈道上,有孩童追逐着花瓣奔跑,老人在长椅上闭目养神,任由花香漫过衣襟。远处的凉亭里,几个画家支起画架,将这满树的繁华定格成永恒,笔尖划过处,连空气都染上了樱花的芬芳。
双春年的夜,来得格外温柔。月光为樱花镀上一层银边,晚风带着花瓣的私语,在古银杏的枝头打转。不知谁家飘来的木叶琴声,与虫鸣交织成夜的摇篮曲。樱花在夜色里轻轻摇曳,像是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关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与自然共生,如何在时光的流转中,将每一个春天都酿成生命的赞歌。
当第一缕晨雾再次漫过水西园,枝头的樱花又添了几分娇艳。双春年的花期虽晚,却让这份美好更加绵长。花瓣飘落时,不是凋零,而是一场盛大的告别——它们落在泥土里,化作养分,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重逢。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岁月的长河里,始终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将每一个日子都过成诗里的模样。
水西园的樱花,是今年双春年写给人间的情书。每一片花瓣都是温柔的笔触,在时光的信笺上,写下关于生命、关于希望、关于重逢的絮语。当你走进这片花海,便走进了一个关于春天的梦境,在这里,时光变得很慢,慢到可以听见花瓣绽放的声音,听见岁月深处,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浅吟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