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杨磊
2025年,面对电力行业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与机组大修的繁重任务,黔北电厂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的安全管理思路,持续强化安全本质建设,以狠抓反思提升、氛围营造、事故预防、管理提质这“四个关键”流程,构建起覆盖全员、全流程、全场景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深化“反思”效用 精准施策到位
新年伊始,当发电量在1个半月内突破10亿千瓦时、超发5000万千瓦时的利好的形势下,黔北电厂敏锐察觉到厂内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位、干部职工执行力下滑以及隐患治理水平下降的现象,并紧急召开安全生产管理反思会,就当前厂内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找出问题的深层次诱因,同时厂领导班子带头做自我检讨批评和提出后续整改的方案措施,并立即组织全厂15个部门所有班组长及以上的管理人员,要求“人人反思、层层担责”。
通过“自上而下查摆+自下而上反馈”的双向互动,最终形成15份精准聚焦的反思纪要,明确110条整改行动项,并责令专人负责行动项落实情况检查,做到“月月有跟踪、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成效”,旨在总结过往,汲取经验,真正实现从“问题发现”到“闭环管理”的全链条提升。
强化“文化”构建 打造长效机制
黔北电厂深知要打造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文化氛围营造,致力于从“氛围打造、意识提升、能力强化”三个层面强化本质性安全建设。
安全警示标语在黔北电厂随处可见,通过目视化的提醒让职工将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同时利用食堂屏幕播放安全小视频、网络安全知识答题竞赛、专项安全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安全氛围营造,转变职工的行为意识。同时为确保基层班组人员在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黔北电厂积极发挥专家作用,推行“专家挂靠制”,安全总监等在内的专家副总深入各班组进行安全讲座及安全精神宣贯,并与班组签订一对一挂靠帮扶提升。安监部实行“班组活动轮值制”,每周安排专人参与基层安全学习,针对检修现场习惯性违章、有限空间作业规范等高频问题进行专项指导,全面强化企业本质安全建设。
提高“警觉”意识 筑牢安全防线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黔北电厂将事故预防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构建“双轨驱动”的应急演练体系。截至目前,在生产保供一线,针对“山火导致输电线路跳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典型风险,累计开展近10次“桌面推演+仿真机实战”融合演练,进一步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组织全厂职工开展“地震灾害应急逃生”“紧急救护培训”,要求“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通过“沉浸式”突发灾害演习,不断强化员工在灾害来临时的应急逃生意识,也切实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真正实现“演练一次、提升一次”的闭环管理。
狠抓“治理”实施 多维一体并举
随着机组大修全面展开,面对“人员流动大、高危作业多、设备检修密集”的复杂局面,黔北电厂创造性提出“人、机、环、管”四维治理策略,打造立体化安全管控体系。
在抓牢制牢目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对生产现场进行全维度“包裹”式安全围栏搭设,并启用360度“电子眼”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确保降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在人员管理方面,在强化生产一线人员安全管理的同时,创新性推行“双岗双责制”,安排职能部门人员每日排班到检修现场开展“安全与文明施工监督”专项活动,参与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和“工完料尽场地清”的文明施工管理,安监部生技部人员每日排班陪同各班组倒班,强化现场工作安全管理,将行政与生产有机结合,不断夯实安全生产防线。
在设备安全性方面,2025年在推进实施计划性检修的同时,将每周的消缺率和缺陷发生率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提升,设备隐患排查和整治治理全面推进,面对诸如燃油管道等潜在风险隐患也进行了设备技术改造。通过四维一体的现场安全管理提升,高质高效地夯实了现场安全基石。
从反思中凝聚共识,在文化中培育自觉,于演练中锤炼能力,在治理中筑牢根基。黔北电厂的实践表明,安全生产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抓住“人”的核心要素、激活“制度”的刚性约束、强化“设备”的支撑作用,才能构建起经得起考验的安全管理体系。站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节点,该厂正以“零容忍”的态度织密安全防护网,用“零事故”的实绩践行央企担当,随着安全管理质效的持续提升,黔北电厂必将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