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蝉鸣坠处是秋来
发布时间:2025/8/22 9:14:58

黔北电厂 申鑫

晨露落在窗外的树叶上时,我忽然听见蝉鸣的调子变了。不再是盛夏那种撕心裂肺的呐喊,倒像含了点秋水生凉的颤音——原来立秋早已在枝头埋下伏笔。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真正的秋信,往往藏在更细微的声响里。

枕簟新凉,藏着天地的温柔

外婆总说,立秋的凉是"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她会在这天晒好荞麦枕,傍晚铺上新浆洗的蓝布床单。"你听,"她指着窗外,"蝉声是不是短了一截?"果然,那些聒噪了整夏的虫鸣,像是被谁掐去了尾音,透着些仓促的意味。

让我想起《诗经》里有关"七月流火"的记载——夏去秋来,寒天将至。古人观星象知时节,我们则在日常里捕捉秋的踪迹:流出的水开始发寒,晒被子的味道里多了点干爽的气息,连晚霞都比盛夏时铺得更开,像幅被拉长了的水墨画。李清照写"晚来风急",大约就是这般时候,风里裹着草木将黄未黄的清冽,吹得人心里也亮堂起来。

咬秋的仪式,藏着对光阴的珍重

母亲早早备好了咬秋的瓜。青瓤的秋桃、蜜红的石榴,还有刚从菜园摘下的脆瓜,在竹篮里堆得满满当当。"立秋咬口瓜,冬天不冻傻。"她笑着递过一块哈密瓜,阳光透过瓜瓤,映得指尖都泛着蜜色。

这习俗里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立秋这天要"买秋叶,食新瓜",是《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我想这既是尝鲜,也是惜时——知道夏日将尽,便格外珍重这最后一点甜。我咬下一口脆瓜,汁水溅在手腕上,凉丝丝的,忽然懂得为什么古人要说"一叶知秋":不是悲秋,而是在时光流转里,学会与每一段日子好好告别。

灯下的新凉,藏着生活的诗意

暮色漫进窗棂时,我找出压在箱底的薄毛衣。针脚是去年深秋缝的,袖口还留着点未褪尽的茶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忽然出现在我脑海,原来人与物的相逢,也讲究时节。夏天穿不上的毛衣,秋天读刚好的诗,都是光阴安排的巧合。

阶前的蟋蟀开始鸣叫,声音比蝉声更清越,像从远处传来的琴音。我泡了杯菊花茶,看着白菊在热水里缓缓舒展,忽然明白立秋的妙处:它不像立春那样急切,也不似立冬那般决绝,只是慢悠悠地递过一把蒲扇,说"天凉了,该添衣了"。这种温柔的提醒,藏着对生活最细腻的体贴。

夜深时,风掠过窗帘,带起一阵簌簌的响。我铺纸提笔,想写下这初秋的模样,却发现笔端落下去的,都是寻常日子的片段:晒在衣杆上的蓝布衫,篮子里半红的石榴,还有女儿咬秋时眯起的眼睛。原来最好的时节,从不在诗句里,而在我们认真生活的每一个当下。

立秋就是这样,带着点不动声色的温柔,把夏天的热烈酿成秋天的醇厚。就像那些蝉鸣,不是消失了,而是换了种方式,藏进了渐起的秋风里,等着我们在某个微凉的清晨,忽然听懂其中的深意。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从血色记忆里读懂信仰的重量 [08-20]
乡脉如河 [08-20]
一江碧水映青山 满目风光化“金银” [08-20]
在协作与挑战中书写青春序章 [08-20]
拉练纪实 [08-20]
焊花里的成长 [08-20]
以青春之名,点亮绿色未来 [08-19]
初秋的风吹到了威宁 [08-19]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