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智慧能源公司 李丰耘
当抗战胜利80周年的钟声在历史长河中激荡,那段以热血铸长城、以信念破万难的岁月,不仅镌刻着民族救亡图存的壮阔史诗,更淬炼出“坚韧不拔、众志成城、敢为人先、担当使命” 的精神丰碑。作为深耕新能源领域,以增量配电网为核心、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光伏风电充电站的企业员工,我们站在这一历史节点回望,深感抗战精神与我们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早已跨越时空、同频共振。
以“破壁攻坚”之勇,破能源发展“卡脖子” 困局
80年前,面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与技术封锁,无数先烈以“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的勇气,在绝境中钻研战术、制造武器,用智慧与汗水打破“装备落后必败”的魔咒。这份“不服输、不放弃”的破壁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在能源领域破解难题的精神底色。
还记得公司起步增量配电网建设时,面对区域电网结构复杂、跨部门协调难度大、技术标准尚不明确的困境,我们像抗战时期“摸着石头过河”的游击队员,一次次实地勘察电网线路,一遍遍优化供电方案,与政府部门、电力公司、园区企业反复沟通,最终在空白领域蹚出了一条“配网优化”的新路径,让清洁电力能更高效地输送到园区用户。

以“协同作战”之智,筑牢“源网荷储”一体化
抗战胜利的密码,藏在“军民一心、协同作战”的团结伟力中,从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到敌后战场的游击牵制,从工厂赶制弹药,到百姓送粮支援,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才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抗战防线。这种“众志成城、协同联动”的智慧,在我们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光伏电站建设现场,施工团队顶着烈日安装光伏板,运维团队提前调试监控系统,各环节无缝衔接,确保光伏电力“发得出、存得住”;在风电项目中,设计院根据风场数据优化风机布局,建设方克服山地施工难题,配电网团队提前规划并网线路,让风电资源能“转得稳、送得远”;在充电站运营中,我们联动车企打通充电数据接口,联合园区优化站点选址,让车主 “充得快、用得省心”。
如今,当我们看到增量配电网像“血脉 一样连接起散布的光伏板;看到“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像“大脑”一样智能调度电力,平抑峰谷波动;看到充电站像“驿站”一样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这张覆盖了“发、储、输、用”的绿色能源网,正是对“协同作战、共克时艰”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

以 “守护家国” 之责,扛牢能源安全 “新使命”
80年前,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守护“国家不亡、民族不灭”的底线;今天,我们打造增量配电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为了守护“能源自主、电力安全”的国家命脉,两代人的使命不同,却有着同样的“家国情怀”。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动荡,传统能源依赖风险加剧,能源安全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的“国之大者”。我们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为了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让能源结构更“安全绿色”;我们布局光伏、风电与充电站,是为了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让每一度电都来自清洁之源,让每一辆车都行驶在绿色之路。增量配电网智能调配资源,为园区企业的生产用电提供了稳定支持。那一刻,我们深刻体会到,新能源人的“战场”虽无硝烟,但守护能源安全需求的责任,与抗战先烈守护家国的担当,同样厚重。

80年风雨兼程,抗战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新时代砥砺前行,绿色能源使命正落在我们肩头。站在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新起点,金元智慧能源公司员工将以先烈为榜样,把“破壁攻坚”的勇气融入技术研发,把“协同作战”的智慧注入产业实践,把“守护家国”的责任扛在能源建设一线。我们将继续打造增量配电网,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拓展光伏与风电,以每一度清洁电力、每一个高效电站、每一次稳定供电,践行“为国家保能源安全,为人民创绿色生活”的承诺,让抗战精神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中熠熠生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