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七步成稿:新闻宣传的实战心法
发布时间:2025/9/12 15:36:17

鸭溪运营 陶玲玉

一次公文培训,让我与“七步成文法”不期而遇。对照多年新闻宣传写作的实践,猛然发觉——这分明就是一篇新闻宣传稿的诞生轨迹!

从“问、收、搭、填”到“顺、亮、磨”,七步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章法。结合宣传稿写作的实际,不妨细细拆解分享:

“问”,是动笔前的“定盘星”。动笔之前,得先摸清背景、吃透意图:当下的形势热点是什么?自己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受众是谁?最终想传递什么核心信息?想透这几点,才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收”,是素材积累的“基本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收集务必求全求广,哪怕最终只用上十之一二。不少人总说“写不出”,根源往往是脑中无料可筛、无据可依,而收集素材的功夫,甚至应比动笔更久。具体可按“上下内外前后”梳理:“上”揽领导讲话、文件精神、会议要义;“下”收基层采访、工作简报、鲜活案例;“内”取单位总结、会议纪要;“外”鉴同类稿件、理论文章;“前”溯历史先例、过往故事;“后”纳前沿研究、专业论述。素材越丰富,筛选提炼越有余地,落笔才有底气。

“搭”,是文章骨架的“设计图”。明确稿件分几部分展开,每部分聚焦什么内容,用小标题串起逻辑——是平行铺陈,还是层层递进?框架立稳了,文章就不会散;框架立好了,文章才能筋骨分明。

“填”,是初成雏形的“快进键”。把筛选出的素材往框架里填,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别停顿、别硬憋。哪里缺内容,就回头补“收”素材,以最快速度攒出初稿。先有“靶子”,才知道往哪儿发力修改。千万别奢望一气呵成,好稿子从来都是改出来的,先完成再完美,才是正途。

“顺”,是初改阶段的“扫雷器”。从头到尾捋一遍,先消灭错别字、病句、标点错误这些“硬伤”;再调整逻辑不畅、篇幅失衡、表述啰嗦、用词不准等“软疾”,让文章读得顺、看得懂。

“亮”,是给稿件添彩的“点睛笔”。适当引句名言、细化人物特点、加个生动比喻,就像相声演员抖包袱,提前设计好亮点,才能让稿件更具感染力、趣味性。

“磨”,是精雕细琢的“细功夫”。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不妨试试“冷处理”——初稿写完别急着交,放一放、沉一沉,隔天再来看,往往又能发现新的优化空间。反复打磨,才能让稿件更有“味道”。

写作没有捷径,但有方法。先吃透这七步,再在实践中多练多悟,笔下功夫自会日渐精进。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一河清凉,满船欢歌 [09-11]
一河清凉,满船欢歌 [09-11]
承烽火精神 筑绿色配网 [09-11]
穗城寻羊记 [09-10]
山村夏夜 [09-10]
行李箱装不下牵挂 [09-10]
以新能源担当守护和平荣光 [09-10]
风起秋落 [09-10]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