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能源公司 洪松
初到上海,我特意去了黄浦公园,想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触摸这座城市深处的精神脉络。
秋阳正好,风拂过江面,带着黄浦江特有的湿润气息。当我仰头望向那三根擎天巨柱时,视线却被不远处的一抹军绿牵住——一名军人正昂首伫立,右手利落抬起,指尖微接太阳穴,在纪念碑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那一刻,周遭的人声仿佛被按下静音键。他的肩线绷得笔直——庄重、坚定,像一棵扎根在历史土壤里的树。纪念碑的环形墙面上,镌刻着上海百年来的斗争史。指尖拂过那些斑驳的字迹,仿佛能触到抗日战士穿过枪林弹雨的温度,能听见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呐喊。
80年前,正是无数这样的人,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把侵略者赶出国门,换来我们今天脚下的太平土地。而眼前这位军人的敬礼,是对他们的回应——你们未竟的理想,我们正在守护;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绝不会让它蒙尘。
风又起时,军人放下手臂,转身向纪念碑深深鞠躬。我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英雄,从不是遥远的符号。他们是碑上镌刻的名字,是阅兵式上挺拔的身影,也是此刻在碑前敬礼的普通军人。而我们每一个人,站在这里,凝视着纪念碑,便是与历史对话,与信仰同行。
离开时,我再望了一眼那三根巨柱,它们在阳光下愈发巍峨。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让每一次敬礼都不被辜负,让每一段历史都被铭记,让我们带着这份力量,继续走向更远的未来。
9月3日,公司组织集中观看了九三阅兵。天安门广场上,受阅方队迈着整齐的正步,钢铁洪流滚滚向前,那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致敬,对和平的守护。看着那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在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看到的那一幕。
碑前的军礼,是一个军人对先烈的敬仰与缅怀,而阅兵式上的敬礼,则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对历史的尊重与铭记。无论是哪一个人的敬礼,还是千万人的敬礼,都传递着同样的信念: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我们会守护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九三阅兵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凝聚力。那整齐的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展示了我国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实力。但同时,我也明白,这强大的背后,是无数先烈的牺牲和奉献,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努力和奋斗。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传承和弘扬先烈们的精神,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就像在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感受到的那样,让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这份力量,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