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溪运营 刘艳
在我老家的后院,有一棵栽了多年的石榴树。它并不高大,树干粗不过一个小孩的胳膊,但枝叶伸展开来,却足足覆盖了半个院子。
我出生在南方的小镇,那里的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春天一到,石榴树就冒出嫩绿的新芽,叶子油亮得发光。风吹过,细碎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像是有人撒了一层绿粉。等到初夏,满树的红花一簇簇开着,热烈却不张扬。花开得最多的时候,后院总是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蝴蝶和蜜蜂在花间穿梭,我常常搬一张小凳子坐在树下,看着它们忙碌,心里莫名踏实。
到了秋天,石榴树就真正热闹起来了。一个个石榴从绿叶间探出头来,先是青皮小果,慢慢鼓胀起来,颜色由青转黄,再由黄变红。熟透的时候,果皮绷得紧紧的,有的甚至裂开一条缝,露出晶莹的籽粒。小时候我最爱这时候,总是迫不及待摘下一个,坐在院子的石板上,把果子掰开。汁水顺着手指流下来,甜里带着微酸,沁进心里。母亲常在一旁笑,说:“别急,洗了再吃。”可我偏偏觉得,刚摘下来的最有味道。
这棵石榴树陪伴了我们一家许多年。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能吃上自己种的水果就觉得特别满足。石榴树一年结的果子不算多,但每次收获时,母亲总会挑出几个最大最红的,留给周围邻里,剩下的才留给我们。她常说:“果子要让邻里长辈们先尝。”当时年纪小,总觉得不公平,心里闹别扭。后来才明白,那是一种爱老敬老的方式,也是母亲心里对人情世故最朴素的坚持。
记忆里,父亲对石榴树也有特别的感情。他常常拿一把锄头,把树根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还会在雨后给树松土。夏天暴雨多,他怕果实被雨水冲落,总会在风雨来临前支几根木棍,把枝条撑住。父亲不善言辞,但在照料石榴树时,他的动作总是格外仔细。我想,这棵树对他来说,可能不仅仅是一棵果树,更像是一份寄托。
石榴树给我们的日子增添了许多温暖。记得有一年秋天,我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临走前,母亲塞给我一个熟透的石榴,说:“路上渴了吃,酸酸甜甜,寓意好。”我坐在火车上,小心翼翼剥开果皮,看着那一粒粒像红宝石一样的籽,心里酸涩交织,却也涌起一股勇气。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家在身后的分量。
这几年,虽然在本地工作,却很少常回老家,但每次回去,我都会第一时间去后院看看那棵石榴树。它依旧安安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从未改变。枝干比从前更粗壮了,树皮也更加粗糙,但新叶依旧鲜亮,果实依旧甘甜。邻居见我回来,总会笑着说:“你家的石榴又结不少,今年怕是得大丰收。”我听了,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
石榴树于我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棵树。它见证了我童年的欢笑,也承载了我对家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每当我在遇到困难,心情低落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后院那棵石榴树的模样。它经历风吹雨打,却始终不倒,不声不响地抽枝、开花、结果。这让我懂得,生活不论怎样,都要有一份沉稳和坚韧。
如今,我也常在阳台上养一些绿植,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或许是缺少了那种与土地相连的踏实感吧。城市里的花草固然好看,却没有老家后院石榴树那样的生命力与深情。等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在自家的院子里栽一棵石榴树,让它陪伴我的孩子成长,就像它陪伴我一样。
老家后院的石榴树,是我记忆深处的一抹红,也是我心里永远的温暖。它让我懂得了生活的滋味,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看似平常却最真实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