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水电厂 刘谷雨
作为一名水电预试人员,我的日常工作是保障电流稳定输出。每一天都要检测每一个接口、每一条线路。回想起那日站在轰鸣的水轮发电机组旁,手中万用表的指针微微颤动,正如今日隔着屏幕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时的蓬勃心跳。
精密系统,民族力量的共同底色
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阵队,令我联想到水电站里井然有序的电缆布线。每一根线缆各司其职,每一个接头完美契合,才能保证电能高效传输。
现代化装备方队展示的不仅是国防实力,更是一种“系统集成”的精妙——各个兵种就像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只有“协同运行”,才能形成完整的国防保障体系。
在预试工作中,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所有检测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各系统协调运行。而阅兵式展现的正是“系统正常”的最高体现,向全世界展现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已然成为能够自主研发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强国。
防患未然,从设备安全到国家安全
正如我们每天检测绝缘电阻防止短路,国家通过展示实力来防止潜在冲突。这种预防性思维,与我的日常工作如此相通。
预试工作教会我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我们反复检测设备,不是为了等待故障发生,而是为了阻止故障发生。阅兵式展示国防力量,本质上也是一种“国家安全预试”——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阻止战争。电站的预警系统亦是如此,平时默默守护,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确保万无一失。
绿色能源,对历史的当代回应
作为一名水电人,我特别注意绿色发展理念与水电站使命的契合。水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本身就是对这片土地的珍爱。80年前,抗战先烈用生命守护山河,80年后,我们用绿色能源保护这片山河,这何尝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责任传承呢?
每当我反复测试,确保机组高效运行,减少能源浪费时,都觉得这是对历史的一种回应——先烈们用牺牲换来的土地,值得我们用最珍重的方式去开发和使用。
平凡岗位,不平凡的使命担当
回到水电站的控制室,再次看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预试人员不仅是技术的守护者,更是光明与动力的保障者。
当我把检测合格的标签贴在设备上时,仿佛也在为这个时代的稳定性做着自己的注脚。我们确保的每一次电流稳定输出,点亮的每一盏灯,都是这个和平年代最平凡的奇迹。
电流无声却有力,记忆无形却永恒。从水电站到天安门,从万用表到阅兵式,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坚守。我看到了一个民族精神电路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岗位的意义——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电流,更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光明未来。
历史已经证明,当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时,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这种源自抗战烽火的民族精神,将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山河已无恙,光明永相伴。用专业技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用稳定电流点亮民族复兴的前程,这是我们一代人对历史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