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师者如灯:电厂的薪火传承
发布时间:2025/9/28 20:03:16

黔西电厂 田亚希

在教师节这个充满感恩的日子里,我的思绪总会飘向黔西电厂轰鸣的机组旁,那里有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引路人——我的师傅杨军。他不仅是电厂运行岗位上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更是用行动诠释“认真”与“负责”的活教材。在黔西电厂这座“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里,杨师傅的教诲如同一束穿透设备迷雾的光,照亮了我作为电厂运行值班员的职业道路。

初入电厂时,面对盘根错节的管道和闪烁的仪表盘,我常常手足无措。杨师傅却从未显露不耐,他总带着我深入现场,声音在机器轰鸣中清晰坚定:“看这里,压力变化0.1兆帕都可能影响机组安全。”他反复强调:“我们的工作特殊,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句话如今已刻进我的骨髓。记得一次深夜巡检,我因疲惫差点忽略一个细微的参数波动,师傅却立刻提醒我,重新核对三遍数据才放心。他眼中那份近乎苛刻的严谨,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责任”二字的千钧分量。

杨师傅的教导远不止于技术层面。他常说:“电厂人要像机组一样,该发力时全力以赴,该检修时彻底休整。”他教会我如何将生活与工作切割分明——工作时心无旁骛,休息时彻底放松。这种智慧让我在高压的运行岗位上保持清醒,也让我懂得享受生活的美好。去年黔西电厂年发电量创新高时,师傅只平静地说:“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认真值守。”这份淡然与担当,正是他传递给我的最宝贵财富。

最难忘的是师傅教我使用精密仪器的场景。在汽轮机旁,他蹲下身指着布满油污的测点:“小田,仪器再精密,找不准位置就是废铁。”他亲手示范如何清理测点、校准设备,直到我独立完成三次无误才点头。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将简单动作重复千万次,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如今每当我在主控室精准操作,仿佛仍能听见师傅那句“学懂、学扎实”的叮咛。

教师节清晨,我特意带上热茶走进集控室。师傅正专注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监视的眼神在灯光下格外显眼。我轻声说:“师傅,辛苦了,喝杯茶放松下。”他转过头,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黔西电厂机组旁那条蜿蜒的绿色蒸汽管道,将温暖与力量源源不断输送给每个需要的人。这份师徒情谊,早已超越技术传授,成为黔西电厂精神血脉的延续。当看到今年上半年电厂发电量再创新高时,我深知这电量里,凝结着无数像杨师傅这样平凡英雄的坚守。

作为新时代的电厂人,我将永远铭记师傅的教诲:在每一次参数调整中注入认真,在每一次设备巡检中倾注负责。电厂的明天,需要我们以匠心守护光明,以担当点亮万家灯火。在这个属于师者的节日里,愿所有像杨师傅一样的引路人,都能听见我们发自心底的回响——那是对匠心的礼赞,更是对责任的传承!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立足岗位,与企同心,共克时艰 [09-28]
再游橘子洲:于炽热中感悟历史与今朝 [09-28]
检修现场的新人成长时刻 [09-28]
化验室里的成长曙光 [09-26]
心有所安,皆为吾乡 [09-26]
在光与风的轨迹里,守住科技的温度 [09-26]
山的尽头是故乡 [09-26]
月光下的坚守 [09-26]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