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张金霞
键盘敲击声与窗外风吹着树梢的声音,不停的耳边想起。我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报表数据,指尖在键盘上翻飞,试图在周末前完成手上繁琐的工作。屏幕的蓝光映在脸上,周遭同事的低语、打印机的运作声,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意识完全沉浸在公式与数字的漩涡里。
突然,一声尖锐的防空警报毫无预兆地划破空气,瞬间刺穿了办公室的喧嚣。那声音不似寻常的汽车鸣笛,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穿透力,从窗外飘进来,钻进耳朵,直抵心底。我的手指猛地顿在键盘上,屏幕上的光标还在闪烁,大脑却瞬间空白——直到这声警鸣响起,我才猛然想起,今天是九月十八日。
下意识地低头,指尖离开冰凉的键盘,捂住双眼缓缓闭上。周遭的动静似乎都淡去了,只剩下警鸣在脑海中盘旋、回荡。这声警报里,藏着八十多年前无数人的恐惧与无助。我仿佛看见奉天城里的百姓,在炮火声中从睡梦中惊醒,推开门是浓烟滚滚的街道,耳边是房屋坍塌的巨响与亲人的哭喊。他们或许正抱着年幼的孩子,在断壁残垣间奔逃,脚下是破碎的家,眼前是未知的黑暗,不知道下一秒是否还能呼吸。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纯粹的恐惧,那是对未知危险的本能畏惧,是对家园被毁的绝望。他们不是手握武器的战士,只是想安稳度日的普通人,却在侵略者的铁蹄下,连“活着”都成了最奢侈的渴望。那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无助,隔着时空,依然能让人感到窒息。
警鸣渐渐平息,余音却在空气中久久不散。我缓缓睁开眼,屏幕上的报表依旧清晰,可心境已然不同。指尖再次触碰到键盘,却没了先前的急促。屏光依旧明亮,窗外阳光正好,这份习以为常的安稳,在刚刚的警鸣与沉思中,变得格外沉重。
这声警报,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无声的提醒。它让我们在忙碌的日常里驻足,想起那些在恐惧与无助中逝去的先辈。闭目沉思的片刻,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我们此刻的岁月静好,是他们用血泪换来的。唯有铭记,方能珍惜;唯有自强,方能守护。
警报声渐渐平息,余音却在空气中久久不散。此刻的宁静与当年的浩劫形成尖锐的对比,让我忽然懂得,这声警报从不是单纯的纪念。它是那些逝去灵魂的回响,是提醒我们:曾经的恐惧与无助,我们虽未亲历,却必须铭记。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住先辈用血泪换来的安稳,让那声裹挟着绝望的警报,永远只在记忆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