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杨啟先
莺歌燕舞,柳絮轻飞,久慕中原人文春景甚好,不禁心向往之。四月中旬,一行五人迫不及待地背上行囊,驾车北上,正所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从遵义出发约莫四五个小时车程,便至湘西边城之茶峒古镇。此地位于湘、黔、渝交界,界碑所指处便是鼎鼎大名的“鸡鸣三省”。青石板路泛着水光,沱江之水如玉带蜿蜒。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拉拉渡据说从民国时代传承至今,去得对岸便是伟大领袖的指示标语和老重庆六七十年代的模样。漫步河边,不禁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只是早已不见了曾经的翠翠、河面的那群鸭子、翠翠的小黄狗和一去不返的傩送。
镇上老者坐于豆干铺子门前神态安然地拔着旱烟,时光恍若在此停滞。虽说晚餐那顿酸不像贵州、麻不如重庆、辣不及湖南的特色角角鱼味道一般般,但并不影响晨起时薄雾笼江,翠柳含烟的小镇清幽印象。夜宿临江客栈,水声潺潺忽远忽近,竟有“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意境。
次日,直入湖北宜昌,在当地临时组团,乘坐长江三号游轮畅游三峡。时值春汛江水汹涌,两岸青山相对。耳畔似乎响起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丛林深处,隐约可见古朴蜿蜒的石板小径和袅袅炊烟的三峡人家。站在船舷,突然想起应该带个望远镜来仔细观赏。
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途经三峡大坝。小船乘电梯,大船爬楼梯,五级船闸开闸放行的壮观景象,若非亲身体验,实属一件憾事。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长2300余米,高185米,年发电量超千亿度,堪称现代世界水利电力工程的奇迹。遥望这改天换地的壮举,人类智慧的结晶,不禁令人感慨“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行至河南境内的老君山,传闻这里是老子归隐之地。早些时日偶在抖音中刷到金顶日出万般祥瑞缥缈、亦幻亦真,又多闻禁止老外踏入的传言,想象之中,它美轮美奂、神秘莫测,简直绝了。
到达山底民宿客栈,预购一日景区门票却成了最大的难题,据说受前几日气候影响上山已限流,各大网站暂停景区门票预售,只有几个主播在渲染其惊艳的景观,顺便售卖门票。俊妹儿说:来都来了,明天一早我们先去游客中心探个情况再见机行事。正如陈奕迅《红玫瑰》中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一大早我们猴急急地便去景区游客中心打探,实在不行再找个“黄牛”碰碰运气,主打一个“来都来了”。谁知到了售票大厅,队都不用排,轻轻松松就将几个人的门票拿捏。我暗自感叹自己还是出门少了,缺少老君一样的睿智和山一样的沉稳,差点在昨晚导播的怂恿下就给车子换了四个轮胎。
登山是一种体力活,石阶虽然陡峭,但为了节约时间,多替别人着想,把登山的路留给需要登山的人,我们只能选择花点钱乘坐缆车。上了缆车才发现这一站终点其实只到半山腰。还得走一小段,排队换个缆车上山,旁边缆车购票点广告牌上赫然写着“购票须知:步行爬山约一个小时,乘缆车排队约一个半小时,请谨慎选择,概不退票”。困难面前,我们还是选择了吃亏是福,毅然扫码购票,然后排了一个小时的长队。上至山顶,具体地说,下了缆车徒步十里画廊,然后再徒步一个多小时才到金殿。如果真要徒步上山,以我们的脚力,至少要走两个小时还不止。可能是平时山山水水看得太多,背来的相机忘了试镜,直接用手机走一路拍一路。同行的燕姐则走一路歇一路,歇下来就说“该减肥了”。至山顶,大家都不想下山,主要是乏了。山顶人极多,在身旁小吃店里买了烤肠、烤豆腐等几样小吃,相当于买几个座位歇歇。身旁一位北方美女仿佛为景致所动,端着一碗泡面高呼: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上吃泡面。想及《道德经》中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于此也许才是道家无为存在的真谛。突然想起上山时俊妹儿的那句“来都来了”,颇有仙风道骨之意,也算不虚此行。
夜幕降临,在老君山上经历一番顿悟的我们此刻变得饥肠辘辘,在当地热心人的推荐下,我们寻到了栾川县最出名的一家餐馆,门前宽敞的坝子至少坐满了二十多桌食客,人声鼎沸,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反而是餐馆内大大小小的卡座包间空余较多。我们寻得一处僻静靠窗的所在,抱着浪费可耻的理念,五个人只点了个三菜一汤。
这里不愧是栾川县城数一数二的餐馆,上菜速度奇快,没几分钟鸡蛋汤第一个端上来。“盆子”,几个人几乎异口同声。二十来元的白菜鸡蛋汤他们居然端了个盆装的上来,“五个人干完这盆鸡蛋汤可能已经饱了,里面起码十几个鸡蛋”,燕姐盯着汤盆,一边念叨,一边用汤瓢在盆里逛了几圈,顺便捞起一瓢干货。话未说完,一盆红烧肉瞬间又摆在了众人面前,伴随海碗装的豆腐炖鱼,竹篮装的一堆卷饼……大家瞬间傻眼。走过祖国大江南北,我还真没见过在饮食拿捏这一块有栾川人这样豪气的。看看周围及玻璃窗外那些餐桌,才发现每桌都是这样大盆大碗的。嗨,刚才进店时明明看见的,还以为是别人点的大菜。“谁点的自己负责吃完哈,在吃这方面,一直是我的软肋。”俊妹嘴里叼着一片白菜叶子,看来今天是做好了挑战自己软肋的准备,像是在开玩笑,但说话声音仿佛都在空气中颤抖。我突然顿悟,此情此景,也许只有减肥中的女人才会发出这样的颤音。点菜时我们就留意过这三菜一汤价格不过百来元钱,谁知这菜的分量,放到贵州大可置办一桌简要的酒席了。菜品味道虽说不错,但我们五人只能在相互鼓励中共进晚餐。举起筷子大家振臂高呼“加油”,旁边端菜的大妈急忙问,哪个菜要加油,我们嫣然一笑:不需要不需要。
少顷,身旁卡座又来了两个小妹,体格还算板正,在我们菜品的基础上还多点了一大盘竹签烤肉。我们几个边吃边嘀咕:看嘛,人家两个人都比我们点得多。看她们沉稳的吃相和表情,揣摩当地人可能都比较能吃。大家一边吃一边对比两个小妹的进度。对面小妹儿突然察觉到我们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娇羞地抹了抹沾油的小嘴,豪爽一笑道:“尴尬了!菜点多了”,一句话瞬间惹得周围几桌人哈哈大笑。原来餐馆里面几桌都是外地游客,不是小妹回归自我感慨,大伙还在硬撑。随后几桌人纷纷打包闪人。这“三菜一汤”的笑话,也成了我们此后行程中用餐之前的相互提醒和打趣:“尴尬了,尴尬了”。
抵达洛阳,恰逢中国国际牡丹节花展。王城公园内,各色(唯缺绿色)牡丹争奇斗艳,红如火,白如雪,紫如霞彩,蓝如魅,还有双色交织的…大大小小、品种繁多。真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华”。
午后必须探访鼎鼎大名的龙门石窟,目的是亲眼看见一下那尊据说按武则天真实容颜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千余年来,佛像面目依旧丰腴唯美,嘴角含笑,眼神似看透万物却又包容天地,仔细端详这千余年前万国来朝之武曌女帝,何等的妩媚和霸气,唯叹千古的风华绝代最终都已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夜幕降临后,应天门华灯璀璨,游人如织,随处的小吃和身着绚丽汉唐装束的小姐姐、小老妹,妆造可人,步摇闪烁伴随曼妙身姿,其热闹非凡之景象,犹如穿越盛世大唐。燕姐感叹:还是这些小姑娘穿起这身好看。看着她落寞的神情,我急忙说:燕姐摆个PS,我给你拍一张。毕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韶华易逝。
入山西境,至壶口瀑布。我曾于十年前到过此地,彼时是在壶口瀑布陕西那头,记忆中的黄河咆哮如雷,浊浪排空。此番在山西这边再见壶口,瀑布规模明显缩小,水流不及往日汹涌。最令人诧异的是,河水竟变得清澈了。当地人称,因上游建水库兼水土保持见效,故有此变。自然,河水清澈是好事,但太白诗仙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至海不复还"的震撼和壮美却消减了许多。
人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名胜随处可见,实乃名不虚传。
《黑神话悟空》将我们来到了唯美的小西天,小西天又名千佛庵,殿内悬塑精美绝伦,彩绘贴金,琳琅满目。当地有一种梨,榨汁特别甜美,价格挺便宜。相比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更有性价比,我们踏入这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大院,鳞次栉比间雕梁画栋,石鼓、屏风、木雕、砖雕,四合院的大水缸,绣楼扶手的马上封侯、辈辈封侯,无一不蕴含着古代匠人的智慧和绝美精湛的手艺。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入住平遥古城,沉浸式体验“又见平遥”,值得推荐。古城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大体风格,镖局、镖旗和明清少奶奶、小媳妇打扮的路人穿插其间。悬空寺建于恒山绝壁之上,远望如浮雕嵌于石壁间,惊险奇巧,徐霞客曾赞其为“天下巨观”。由于到了那里时间偏晚,进出限流,只远观了一会,未登临感受。
久仰盛名,此行必须前往应县一睹应县木塔雄姿。此塔与南方黄鹤楼并称“南楼北塔”,全木结构无一铁钉,屹立千年而不倒,相比比萨斜塔号称世界第二斜塔。塔高67米,外观五层,实为九层,采用双层套筒结构,抗震性能极佳。梁思成曾称此塔为“国宝之宝”,亲眼所见,方知此言不虚。塔体正前方靠左有根立柱已有明显裂缝。据旁边一位导游说,若需保留其原始风貌,目前维护极为困难。也许,不知什么时候这座塔可能就殁了。趁现在大家抓紧,看一眼就少一眼吧。
临近月末,急赴五台山。将至山门,却遇交通管制,事先没有约票的话,即便在景区内订有民宿,私家车也不得入内,必须换乘观光大巴。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青黄两庙并存。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作为一个满身艺术气息且爱臭美的你,不去看看,此生算是白活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雕刻艺术,无不精雕细琢,凝聚了历代无数工匠的心血与信仰。
抵达大同时间较晚,错失了凤临阁的招牌“凤趴窝”。这道相传为明代正德皇帝与凤临阁老板娘李凤姐爱情见证的名菜,成为此行一大遗憾。不过大同的早餐令人惊喜:羊杂一碗仅八元,料足味美;刀削面六元一大碗,中厚边薄,棱锋分明;油炸糕金黄酥脆,香甜可口,还有羊排骨鲜嫩不膻,这些物美价廉的美食,总算慰藉了我们错失名菜的遗憾。
忻州小吃种类繁多:莜面栲栳造型别致,感觉山西到处都是栲栳栳,只是味道我并不太喜欢;忻州蒸肉香而不腻,肉烂味醇;糖三角甜而不腻,油糕金黄酥脆,新疆羊肉串更堪比禾木的地道。这些小吃不仅满足了味蕾,更让我们体会到山西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夜间城墙的打铁花表演,相当于花钱看个寂寞,个人建议大家没必要,就别去了。
由于担心五一长假堵在高速路上,我们赶在此前从重庆返回,山城夜景璀璨夺目。站在朝天门码头,看两江交汇,舟楫往来,不禁想起“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
这半月行程,其间还游玩了白马寺、云冈石窟、晋祠、雁门关、飞云楼、山西博物院、广胜琉璃塔等等,从黔北到晋北,再返回遵义,恰似一个圆满的轮回。山河依旧,而人世变迁,每一次相见都有不同感触。旅行之道,或许不在于看到了什么,而在于这些风景与我们的生命发生了怎样的碰撞与回响。
正如王安石所言:“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山河万里,终须亲历,方得真知。而这半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如四月绽放的花朵,在记忆中风姿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