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能源公司 谭西紫
一趟票价仅7元、已运营超20年的7272次慢火车,在湖南小镇与贵州铜仁之间架起了一座“致富桥梁”,绘就出一幅满溢温情与烟火气的民生图景。
一根扁担,一个背篼,一双盛满辛苦的箩筐,靠着永不停息的双脚,奔袭于山水相连的湘黔两城之间,用汗水滋润成的收获,铺就在城市最需要的地方。
每天清晨7点,湖南小镇的火车站尚未开门,400多位老人就挑着扁担从各处赶来。60多岁的婆婆步行30多分钟到达车站,只为乘坐这趟车去贵州卖菜,下午2点再返程。老人们带着成筐蔬菜聚集在车站,85岁的老爷子更是5点就起床,挑着80斤重的菜筐,与这趟列车相伴20多年。

火车进站前,老人们在站内或吃早点,或择菜,氛围融洽,甚至有人在站内就开了张。火车进站后,大家相互帮扶着把沉重的菜筐抬上车。列车贴心地拆除部分座位,设置“蔬菜专座”,还张贴了菜品价格表和联系方式。列车员们既是售票员,也是老人们的“销售助力”,常帮着宣传售卖。在列车上,老人们轻松自在,乘客还能免费品尝新鲜水果。
司机感慨地说:“跑这趟车这么多年,和这些老人都亲如家人。每天发车前,我都期待能快点见到他们,把他们安全送达。看到他们为生活努力,我特别敬佩,能帮上忙就帮。铜仁市民那么热情,大家各有所得,我打心眼里高兴。只要我还在开,就一定服务好大家,守好这条‘幸福线’。”
到达铜仁后,老人们挑着扁担迅速冲向集市。原来,铜仁当地为这些湖南来的老人就近划分了一条夜市街用于摆摊。铜仁市民的热情令人惊叹,买菜如同抢购,一整捆一大袋地购买。据了解,7272次列车每天都会搭载湖南的爷爷奶奶们来卖菜,而小镇的蔬菜价格实惠,深受当地市民喜爱,这便形成了这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中午12点,老人们的蔬菜大多已售罄,他们挑着空筐,满脸笑意地踏上归程。
一位卖菜老人笑着说:“多亏了这趟火车,让我们能把菜卖出去,多挣点钱。大家都互相照顾,一路上热热闹闹的,日子也更有盼头!”
一位买菜的市民也说道:“这些菜新鲜又便宜,都是爷爷奶奶们辛苦种的。他们大老远赶来,我们肯定得多支持!”

这是一场关于土地、人情与希望的赞歌,简单却直击心灵,温暖在每一次的相遇与别离中流淌,绘就了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卷。
这趟7272次列车,不仅仅是一趟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位无声的见证者,见证着老人们为生活努力奋斗的身影,见证着人与人之间互助的温暖,见证着两地之间因这趟列车而产生的紧密联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它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姿态,承载着生活的重量,也传递着希望的光芒。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些被快节奏遗忘的角落,依然有着这样纯粹的生活,人们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质朴的情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这趟列车上的“双向奔赴”,宛如一首悠扬的生活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对美好生活的炽热向往,每一个旋律都流淌着人性中善良与温暖的璀璨光辉。它宛如一缕和煦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略显浮躁的心灵,让我们在这喧嚣尘世中,邂逅那份难能可贵的人间烟火气和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它更像一位无声却深情的使者,时刻提醒着我们:生活的美好,其实就藏匿在这些平凡而又真实的瞬间里,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虽不耀眼夺目,却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温暖我们疲惫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