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水电厂 刘谷雨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水力发电行业似乎是男性的“主场”,轰鸣的机组、高耸的大坝、昼夜不停的巡检路线,总与“艰苦”“奔波”相伴。但对我而言,这方与水为伴、与电同行的天地,却承载了五年青春里最珍贵的成长与坚守。从运行值班岗位上的日夜守护,到预防性试验工作中的精细排查,再到团支部与党建宣传工作中的责任担当,每一段经历都如同水电站里奔腾的水流,汇聚成我职业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力量。
四年运行值班:在昼夜交替中守护“光明之源”
2020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揣着对水电事业的好奇与热忱,加入了黔北水电厂石垭子电站,成为一名运行值班人员。初到岗位时,面对布满按钮的中控室、复杂的机组运行参数,以及机组单轨运行“一班倒”的工作节奏,我也曾有过手足无措的时刻。但前辈们常说:“运行无小事,每一个数据的波动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这句话,成了我四年值班生涯里的“警示语”。
运行值班的工作,琐碎却至关重要。白天,我要定时巡检厂房内的机组设备,用测温仪检测轴承温度、查看油位变化,仔细记录每一组运行数据;夜晚,中控室的灯光常伴我到凌晨,仔细的计算着每天机组所发出的电量且不能有误,特殊情况时需要紧盯屏幕上的负荷曲线,根据集控中心的调度指令及时调整机组出力。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的一个雨夜,库区水位骤涨,接到预警后,我和同事们在中控室里一边要时刻关注着水位的变化情况,一边与集控中心实时沟通,最终顺利控制住水位,保障了机组安全运行。
在值班的四年里,我还主动承担起电站的新闻宣传工作。工作之余,我用文字记录下同事们的坚守故事,用镜头捕捉电站的四季变迁。从《高温下的坚守:石垭子水电站一线员工的夏日奋战》到《戮力同心战“C修”石垭子水电站2号机组年度C修项目圆满结束》,一篇篇稿件在公司网站上发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水电人的日常,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一年预防性试验:在转型突破中练就“火眼金睛”
2024年,因工作调整,我从运行值班岗位转向预防性试验岗位。如果说运行值班是“实时守护”,那预防性试验就是“提前把脉”,通过对设备的绝缘测试、特性试验等,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为电站安全运行“保驾护航”。面对全新的岗位,我深知自己的不足,于是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师傅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规程,从最基础的试验接线学起,一步步掌握试验方法与数据分析技巧。
预防性试验的工作常常需要在户外或狭的设备间进行,夏天顶着烈日,冬天迎着寒风,有时为了完成一组数据的测试,要蹲在设备旁忙碌几个小时。记得去年冬季,我们对某个电站的35kV主变压器进行预防性试验,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连续工作8小时。当时寒风从设备间的缝隙里灌进来,手脚冻得发麻,但我和同事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仔细记录每一个试验数据,反复核对分析。当最终确认主变压器各项指标正常时,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这份零隐患”的结果,就是对我们辛苦付出最好的回报。
转型到预防性试验岗位后,我依然没有放下新闻宣传与党建工作的责任,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传播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党建工作中,
团支部书记:在责任担当里凝聚“青春力量”
除了业务工作,担任石垭子电站团支部书记,也是我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刚接手团支部工作时,电站青年员工较多,但活动形式单一,团队凝聚力不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结合青年员工的兴趣爱好,策划了一系列特色活动,组织“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心连心呵护祖国花朵”的映山红活动,为留守儿童献出青年员工的爱心;端午节时结合安全活动月,组织“端午安全团日行 青春飞扬共欢腾”安全主题活动,让青年员工在活动中提升安全能力;为了纪念雷锋同志,开展“弘扬孝亲敬老精神 共筑和谐爱心之城”雷锋行动,向社会传达我们青年员工的爱心。我明白,团支部的工作不仅是组织活动,更是要让青年员工找到职业的价值与归属感,凝聚起推动“青春力量”。
与水电同行,赴下一场山海
五年时光,弹指一挥间。从青涩的新人到能独当一面的“多面手”,石垭子电站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让我对水电事业有了更深的热爱与敬畏。这份工作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每一次平稳的机组运行、每一次成功的隐患排除、每一篇传递温暖的稿件、每一次凝聚人心的活动,都是我对这份事业最好的诠释。
未来,我依然会带着这份坚守与热爱,在水电行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既要当好设备的“守护者”,也要做好团队的“传声筒”,更要成为青年员工的“引路人”。因为我知道,水电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而我们每一个水电人,都是这“光明之路”上的追光者与筑路人。